首页 > 榜样力量

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跨越山海 同奔小康 水滴石穿 闽宁情长

发表日期:2020-07-07

今年决战脱贫攻坚收官之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第四次踏上宁夏土地,强调“无论是全面小康、脱贫还是现代化,一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各族群众是一个大家庭,要携手并进”。

时光回到1997年4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福建省对口帮扶宁夏领导小组组长习近平第一次到宁夏固原考察时指出,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是一项政治任务,我们要坚决完成,对联席会议议定的事情要尽快落实,所承诺的事情也要抓紧兑现。

同样掷地有声,同样一诺千金。两段话语,穿越20多年时空,交汇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意味深长。

24载,六盘山为笔、闽江水作墨,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作为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开创的闽宁协作事业的坚定践行者,和宁夏干部群众一道,用真情和汗水在这片曾经偏远贫瘠的土地上,绘就改天换地的壮美画卷;

24载,援宁群体接续奋斗,推动闽宁协作从最初的单向输出到如今的互利共赢,一个个扶贫机制从探索到成熟推广,走出一条具有典范意义的扶贫协作道路,也成就了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支援的典范,为全球减贫治理积极探索中国智慧。

闽宁牵手,探索扶贫协作新路

初夏时节,宁夏永宁县闽宁镇原隆村里,电商扶贫车间快乐的带货声,葡萄酒庄外等待收获的葡萄藤,村民家门口新买的皮卡小车……都在述说着这个永宁县最大移民安置村蒸蒸日上的美好生活。

不少村民的老家,在素有“苦瘠甲天下”之称的西海固。原隆村党支部书记王升回忆,上世纪90年代初,他和村民们在当时还叫玉泉营开发区的荒滩上建起了新的家园。交通方便些了,可还是穷,摸不着挣钱的门道,有人打算卷着铺盖“打道回府”。

真正的改变,从1997年7月闽宁村的奠基开始。

那天,一位福建的领导专门发来的贺信,把王升听哭了。这封信,也让众多村民坚定了搬出山沟沟的决心。

后来的生活,每天都有新变化。多年后,王升也终于知道,当年发来贺信的领导,正是如今的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

福建与宁夏,相距2000多公里,自然禀赋和发展环境明显不同。这段跨越山海的情缘,却因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延续至今。

1996年,“八七”扶贫攻坚的关键时刻,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东部比较发达的13个省市结对帮扶西部10个省区的战略部署,指定福建对口帮扶宁夏。闽宁从此牵手。

随后成立的福建省对口帮扶宁夏领导小组,由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习近平担任组长。

1997年4月,习近平深入宁夏南部山区考察,用了6天时间翻山越沟,被西海固的贫困深深震撼。

在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第二次联席会议上,习近平提出,双方可在“优势互补、互利互惠、长期协作、共同发展”的原则指导下,以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为中心,以解决贫困地区群众温饱问题为重要任务,广泛深入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扶贫协作,促进闽宁双方共同发展。

也是那一次宁夏行,在调研吊庄玉泉营时,习近平提出了建设闽宁村的设想:集力聚资,将其打造成具有样板意义的闽宁协作示范村,让移民迁得出、稳得住、致得富。

3个月后,闽宁村在一片戈壁上呱呱落地。

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先后5次出席闽宁对口扶贫协作联席会议,3次作重要讲话。他亲自推动建立的“联席推进、结对帮扶、产业带动、互学互助、社会参与”机制,成为闽宁协作二十余载始终坚持的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对闽宁协作的关注,始终如一。

2016年7月,闽宁协作20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宁夏并主持召开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会上,他欣慰地称“闽宁协作是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的一个生动例子”。尤其是看到昔日闽宁村,已经蝶变为产业欣欣向荣、生活和谐富裕的闽宁镇,探索出了一条康庄大道,他“打心眼儿里感到高兴”。

现在,每天晚上,闽宁镇副镇长李辉钦都要做两个小时的直播,为闽宁禾美电商扶贫车间生产的特色产品广开销路。

这位一口“闽普”的年轻人精瘦干练、反应敏捷,与粉丝互动又不乏幽默。在他的带动下,原隆村在扶贫车间就业的妇女也加入了直播团队。

王升和不少福建来的干部打过交道,老一辈的吃苦耐劳、甘于奉献让他佩服不已;年轻一代的挂职干部,又给这个小镇吹来了另一股清新之风。

“农村妇女,敢到网上搞直播,这种思想观念上的改变,是福建援宁干部带来的,这才是老百姓收益最大的地方。”王升说。

薪火相传,二十余载接续奋战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2019年4月,第23次闽宁互学互助对口扶贫协作联席会议在福州召开。两省区签订了13个部门协作协议、34个产业合作项目,计划投资131.2亿元,福建省安排援宁资金3.5亿元。

这一会议每年一次,两省区共商扶贫协作大计。

从1996年11月第一次召开以来,联席会议在福建、宁夏两地轮替召开,从未间断。每次会议,都根据宁夏所需、福建所能进行紧密对接,签订会议纪要和各类合作协议,涉及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卫生、干部培养等各领域的协作,内容越来越丰富,层次越来越高,且均能得到不折不扣的落实。

这是24年来,福建省委省政府始终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当年推动建立的五项机制,一届接着一届抓、一任接着一任干的一个缩影。

如果说高层联席会议制度的建立和长期坚持,让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的路子越走越宽,那么县市结对帮扶就是把帮扶工作落到实处的重要途径,援宁群体是扶贫协作创新发展的先行者。

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弘德村扶贫车间外墙上,“闽宁协作、德化援建”八个大字鲜红醒目,展现着这一精准帮扶举措背后的福建推力。

“捐资捐物只能短期见效,管不到长远。”2016年11月开始的第十批闽宁协作中,德化县与红寺堡区结成对子,以“扶贫车间”为载体的订单式援建新模式随即探索启动。

泉州市第十一批援宁干部赖有为,见证了弘德村扶贫车间的投用。他和“战友”们清楚,只有把人放到产业链上,才能真正改变当地传统产业结构。

168万元援建资金建起的3300平方米弘德村扶贫车间,吸引从事纸箱包装产业的宁夏瓦尔登实业有限公司入驻,100余个就业岗位月平均工资3000多元。

德化陶瓷企业新世盛还出资10万元,开辟中老年人就业车间,30余名平均年龄60岁以上的群众,干起技术难度低的包装纸箱终末端环节的活,也有了稳定收入。

“弘德村去年已实现整村脱贫摘帽。现在,红寺堡区已建成9个扶贫车间,带动周边农民就业近400人,其中130名为建档立卡贫困群众。”赖有为介绍,今年还有2个车间在建,小车间正在发挥大作用。

截至目前,福建已有30多个县(市、区)先后与宁夏9个贫困县(区)结成帮扶对子,两省区105对乡镇、134对建制村建立了结对帮扶关系。

如今的宁夏,贫困发生率下降到2019年的0.47%,贫困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415元。

2019年10月,在第六个国家扶贫日来临之际,省委书记于伟国率福建省代表团赴宁夏回族自治区,实打实研究推动闽宁互学互助、对口协作。

就做好新时代闽宁协作,于伟国要求,要以更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共同做好对口扶贫协作,以更精准有效的举措攻克贫困最后堡垒,以更优良的作风确保脱贫工作落深落细,以更完善的长效机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用扶贫协作的更大实际成效践行“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确保高质量打赢闽宁脱贫攻坚战。

在这场持续20多年的接力中,福建省委省政府毅然决然扛起对口帮扶宁夏脱贫攻坚的历史使命,为宁夏送去了援宁干部、企业家、医生、老师、技术专家,推动闽宁对口扶贫协作向宽领域、多层次、全方位发展,不断书写东西部扶贫协作的新篇章。

凝聚合力,山海交响久久为功

一串长长的数字,记录下20多年间闽宁协作的成绩。

作为全面落实闽宁协作五项机制的践行者,24年来,11批183名援宁工作队队员,躬身为桥,消弭山海间的距离。

在他们的积极奔走、有效工作下,取得一系列援建成果:援建公路385公里,打井窖1.5万眼,修建高标准梯田22.9万亩,建设了160个闽宁示范村,资助贫困学生9万多名,援建卫生项目323个,累计落实帮扶资金15.76亿元。

每个倾尽全力付出的身影,都在时空中被清晰定格,每滴艰苦创业流下的汗水,都在长路上浇灌未来。

第二批援宁挂职干部马国林,请来技术人员奋战80天,在“无水区”打出了一口日出水量800立方米的井;第七批援宁挂职干部领队陈永共,协调有关部门建起了闽宁产业园,结束了西吉县没有工业的历史;第十批援宁干部李仲福的妻子陈莹主动请缨赴宁支教,一同前来的还有当时11岁的儿子……

他们带给当地的,更有沿海地区先进理念的冲击和爱拼才会赢的精神。

这片孕育希望的热土,同样吸引来闽商落户,为当地群众打造劳动致富的新平台。

晋江人陈德启曾把闽宁镇的土带到法国找专家鉴定,鉴定结果是这里的土壤非常适合种植酿酒葡萄。如今,德龙酒庄在闽宁镇投资建设占地10万亩的集种植、酿酒、销售、生态旅游观光为一体的有机葡萄生态产业园项目,每年可酿酒2000吨,年用工量5000人次。

2011年,严国圣在西吉县投资建设宁夏国圣食品有限公司。为给土豆找出路,援宁干部背着不同种类的西吉马铃薯样品,向各地推销,严国圣就是这样被吸引到宁夏的。近30种休闲产品,每年消化4万吨鲜薯,这个项目成为福建企业带动农村增产增收的样板。

“全国种粮女标兵”林水英在西吉1万多亩土地上建起了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开创了“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华林模式”。回族姑娘宋彩香,过去自己干农活,汗没少流,但东西卖不动,钱也挣不上。现在,培训了新技术,她每天坐着公司的大巴来基地上班,每月能挣好几千元。

当福建的资金、技术、产业和管理优势,遇上宁夏的能源、土地、特色农产品和劳动力资源,福建企业家走出了一条从输血式帮扶到造血式发展的扶贫之路。

截至去年年底,已有5600家福建企业(商户)入驻宁夏,8万多福建人在宁置业,闽商企业在福建开辟了一批宁夏特色农产品展销窗口,并帮助宁夏在福建建立5个劳务基地和5个劳务工作站,4万多宁夏人在福建实现稳定就业,年均劳务收入超过10亿元。

广泛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才能构筑起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为闽宁协作奠定基础。

24年来,福建积极动员教育、医疗、卫生、妇联、共青团、企业商会等几十个部门和社会团体,分别开展“百所学校一帮一”“母婴工程”“医疗服务”“母亲水窖”“关爱回族女童”“关爱大学生志愿者”等援宁扶贫公益活动。

悠悠闽江水,巍巍六盘山。来自福建的海风一年年吹绿着宁夏大地。“你从八闽大地走来,带着海风,带着温暖;几回回梦里回到六盘山,闽宁情谊割不断……”一曲花儿,唱出宁夏百姓对援宁群体的不尽感激之情。

他们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筚路蓝缕、驰而不息,与宁夏人民一起用智慧和汗水创造了东西部对口扶贫协作帮扶的“闽宁模式”。

他们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开创的闽宁协作事业的坚定践行者,是东西部扶贫协作的接续奋斗者,是社会扶贫的创新发展先行者,是全球减贫治理中国智慧的积极探索者。

他们有着共同的名字——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

久久为功,滴水可穿石;接续奋斗,坎坷皆踏平。

誓言无悔,接续奋斗见真情

一次塞上行,一生闽宁情。

1996年9月,福建和宁夏结成帮扶对子。1997年3月11日,春寒料峭,一个大规模的福建先遣考察团来到宁夏西海固地区实地考察。

“那时,两省区不通直达火车,也没有飞机航班,坐汽车至少要走3天。”尽管早已听闻西海固“苦瘠甲天下”,但这次访贫问苦,时任福建省扶贫办主任林月婵依然为之震惊,“农户家连碗筷都没有,在灶台上挖几个窟窿,小孩就站在边上吃饭。”

“没想到这么穷,我们一定要帮!”返闽后,林月婵向省领导作报告,得到了坚定的回复。当年4月,福建党政代表团赴宁夏开展为期六天的考察工作。其间召开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第二次联席会议,确定今后每年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建立福建设区市与宁夏贫困县结对帮扶机制,设立帮扶基金,派遣挂职干部。

从彼时开始到2007年退休,林月婵往返闽宁40多趟;从吊庄移民到坡改梯,从井窖建设到劳务输出,从联办医院到援建学校,从菌草推广到招商引资,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的每一个关键节点,都倾注着她的心血与热忱。退休后,每一批援宁挂职干部仍由林月婵亲自送去,再亲自接回。时至今日,这位宁夏老百姓口中的“林大姐”,手机通讯录里储存的号码,大部分归属地还是宁夏。

以林月婵为代表的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开创的闽宁协作事业的坚定践行者。

24年间,一股又一股挑战贫困的力量从八闽大地向六盘山地区汇集。他们躬身为桥战贫困,接力攀登担使命。他们的事迹如珍珠一样洒落于西海固的沟沟坎坎,像火种一般闪烁于宁夏大地。

“杂粮、马铃薯粉丝等六盘山品牌系列产品,卖得咋样?”尽管已圆满结束援宁任务,但第十批援宁干部李仲福每周依然雷打不动致电福州市六盘山特产馆负责人林锦云,询问“宁货闽卖”消费扶贫开展情况。

2016年11月,李仲福赴固原市原州区挂职。两年间,他先后招商引资20多个项目,推动在福州设立六盘山特产专卖店,为宁夏好物找寻市场出路。2017年,妻子陈莹主动请缨赴宁支教,一同前来的还有年仅11岁的儿子。携家带口援宁,李仲福的故事在西海固传为佳话。

2016年是脱贫攻坚的首战之年。11月,作为福建第十批援宁挂职干部,樊学双作别刚满四个月大的儿子,加入援宁队伍。两年后,第十批援宁工作队工作期满,他又主动申请加入第十一批援宁工作队。“作为援宁干部,我们从前辈手里接过了闽宁协作的接力棒,就一定要把党和人民交给我们的任务完成好。”他说。

厦门市人民检察院援宁干部林国荣,不顾家人劝阻,克服水土不服、语言不通困难,在西海固推广沿海地区先进经验,为固原市检察事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挂职期满返闽途中,年仅39岁的他不幸殉职。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检察院为其追记一等功,奖励一万元。林国荣的爱人又把这笔奖金悉数捐给六盘山地区的希望工程。

多方求索,扶贫开发探新路

宁夏永宁县闽宁镇园艺村村民刘昌富有记账的习惯。

“以前,一年只产两三百斤土豆,再无别的收入。”刘昌富的账本显示,改变发生在1998年。当时,福建“扶贫状元”、福建省菌草研究所所长林占熺,带来已在福建广大乡村成功实践的科研成果——“以草代木”种蘑菇。

菇棚怎么建?种什么菇?用什么原料?怎样种?如何开拓市场?时年55岁的林占熺没日没夜开展科研攻关,举办培训班,手把手教农民种菇,甚至带着菇样北上包头、南下兰州,天南海北找市场。

1998年秋天,刘昌富收获第一茬蘑菇,卖了800多元。从菇贩子手中颤巍巍地接过16张崭新的50元钞票时,他激动得说不出话。这一年,刘家增收2.9万元。

“在这个不太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经过科学创新,把荒漠变成充满希望的热土。”林占熺说,作为闽宁协作落地的第一个产业,菌草产业如今已在宁夏步入科学化培植、规模化生产和市场化运作轨道。

如何消除贫困因子,构建可持续的脱贫体系,实现从“输血”到“造血”改变?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援宁群体,始终以创新发展先行者的姿态,孜孜以求,因地制宜,探索出一条摆脱贫困的创新路径。

这个过程中,“爱拼才会赢”的闽商群体,是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的一支生力军。他们带着资金、技术、理念,赴宁夏投资办厂,开展经贸合作,兴办社会公益事业,为扶贫开发注入市场元素,与宁夏一起同呼吸,共命运。

福建籍侨商陈德启看上贺兰山东麓一块10万亩荒滩地,投资15亿元,栽种500万株防护林,种植2万亩有机酿酒葡萄,把戈壁变成了绿洲,吸纳2000多名农民就业。在“拓荒英雄”带动下,百万亩葡萄长廊芳容初现,千亿元葡萄产业正在养成。

仿真花,不限气候、场地,全年均可生产,是就业扶贫的好项目。在德隆县,闽商潘文贤把人造花工厂建到村民家门口,专门定制生产线,并选择工艺相对简单的产品,减轻工人劳动强度,为老年人、留守妇女、残疾人提供就业平台。

福建食用菌名人曾仲明,在同心县开展“南菇北种”事业,采取“公司+基地+村集体+农户”模式,公司负责基地大棚、生产线等产业配套建设,并回收、销售食用菌,解决产品销售“最后一公里”难题,让建档立卡贫困户后顾无忧创业。

“宁夏南部山区的贫困根源在于自然条件太差,传统种养业受到限制。只有把人放到产业链上,才能真正打破传统产业结构,实现造血式扶贫。”2010年,福建省第七批援宁干部林珍发、林超雄提出在西吉县建设产业园区,把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西海固,打造宁夏南部山区产业集群。

“如果产业园区建不起来,我俩继续挂职,不回了。”林珍发、林超雄立下“军令状”。第一批50名企业家来了,看了,摇头,作罢。二人不气馁,背着十几公斤马铃薯,坐着火车满世界招商,最终才说服国圣食品公司入驻园区,从事马铃薯加工。

如今,援宁群体在西海固播下的产业种子,正在茁壮成长。一批闽宁产业园区发展壮大,为当地扶贫事业注入内生动力。

西吉的马铃薯产业冲破制约,打通全产业链,成为西海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样板;泾源已建成牛肉加工、草畜饲料、农民养牛合作社体系,发展成为西北地区肉牛生产、加工、销售集散地;隆德的中药材基地联合中药材专业合作社和种植大户,带动家家户户种植中药材,传统产业迎来新春天。

深度协作,山海相连奔小康

每隔一周,宁夏姑娘王巧琳总要给福州的“爸爸妈妈”打一个视频电话。但实际上,她跟两位老人并无血缘关系。

20多年前,王巧琳的父亲在山坡上种地时不慎跌下悬崖,在炕上一躺就是8年。这一摔,也让王家的生活跌入谷底。“顿顿吃土豆蘸盐,麦子要攒起来换钱,供弟弟妹妹读书。”王巧琳说,贫困遮住了自己的未来。这时,远在2000公里之外的福州十八中教师李丹将助学捐款打到她的账户上。那一刻,王巧琳感觉自己重新拿到了一张通往大山外世界的通行证。

2006年,李丹瞒着家人来到德隆县二中支教,决心“用一年的时间,做一生难忘的事”。支教结束回到福建后,她却不幸罹患白血病。弥留之际,李丹依然牵挂着教育扶贫事业:“把剩余的医药费捐给贫困地区的孩子吧!”

在李丹帮助下,王巧琳的命运得到改写。她考到了九江的一所学校,实现了走出大山的梦。出于感恩之情,王巧琳把李丹的父母当作自己的父母。

扶贫先扶智,治贫先治愚。斩断穷根,教育先行。年仅27岁的李丹走了,更多的“李丹”来了。24年来,福建1146名优秀教师和267名厦门大学、福州大学与支教团的优秀学子来到宁夏支教,把一颗颗希望的种子,温柔地播撒在孩子们心中,引领他们走出大山,去看比海更广阔的世界。

援宁干部来了,企业家来了,援宁医生来了,支教老师来了,科研工作者来了……他们推动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由单一的经济合作发展为教育、医疗、文化等多领域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深度协作,开创多方参与、协同与共的扶贫开发新格局。

苦水、风沙、遗传和缺医少药,导致西海固群众胆结石、眼部翼状胬肉、先天性心脏病等地方病高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成脱贫路上的绊脚石。1996年至今,福建先后派出近千名医疗专家和青年志愿者,援建妇幼保健院和各类医疗卫生院所323个,为数万名山区百姓开展义诊和疑难杂症治疗。

深度协作,孕育内生动力,形成了反哺故乡的力量。

通过劳务输出,一批又一批宁夏乡民走出西海固,在福建掌握了技术,积累了经验,开拓了眼界,积攒了资金。在第九批福建援宁干部领队陈星的呼唤下,他们回到西吉县震湖乡创办闽宁返乡农民工创业园,创办黑山羊养殖合作社,成立珍珠鸡养殖家庭农场,开办再生塑料加工厂……以大手拉小手的方式联农带农,在短短三四年时间培育起本土产业集群。

携手奔小康,山海亦相通。

作为闽宁对口扶贫协作接力棒的最新传递者,福建省第十一批援宁工作队领队黄水木动情地说:“援宁成了我们人生重要的经历,宁夏也成了我们的第二故乡。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我们将接力攀登,以水滴石穿的韧劲,为建设美丽新宁夏贡献力量。”


返回列表页
版权所有©北京科技大学理论学习网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 邮编:100083 京公网安备:11040243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