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学校召开校级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专题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中央巡视工作规划(2018-2022年)》和《教育部巡视工作规划(2018-2022年)》,传达学习教育部直属高校深化巡视整改暨推进巡察工作座谈会精神。党委书记武贵龙主持学习会,校党委理论中心组全体成员参加学习。
首先,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戴井岗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进行了重点解读。他强调,《监察法》的颁布具有三个方面的重大现实意义,一是贯彻落实党中央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重大举措,二是有利于加强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推动反腐败工作深入发展,三是实现了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的有机统一,将会极大增强党和国家的自我监督能力。针对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监察法》的具体内容,戴井岗副书记结合前期的培训和个人学习,对照《宪法》《监察法》《党章》中的具体内容,分别从监察委员会的性质和地位、职能职责与权限、领导体制与工作机制、监察范围、监察程序等方面对《监察法》进行了详细的解读。
党委书记武贵龙传达并领学了《中央巡视工作规划(2018-2022年)》、《教育部巡视工作规划(2018-2022年)》文件精神及近日召开的教育部直属高校深化巡视整改暨推进巡察工作座谈会精神,从巡视工作的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工作方针、建立巡视巡察上下联动监督网、完成巡视巡察全覆盖任务、强化巡视整改和结果运用、加强巡视巡察队伍建设等方面对两个《规划》和会议内容进行了详细的传达和讲解。武贵龙强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巡视工作,形成了习近平巡视工作思想,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为做好新时代巡视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巡视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大举措,是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新时代巡视工作的“纲”和“魂”。学习贯彻两个《规划》,就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守政治巡视职能定位,自觉承担“两个维护”的重大政治责任,按照“六个围绕”的要求,全面落实巡视巡察工作任务。“六个围绕”即围绕党的政治建设,重点检查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情况;围绕党的思想建设,重点检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情况;围绕党的组织建设,重点检查选人用人和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围绕党的作风建设,重点检查整治“四风”问题的情况;围绕党的纪律建设,重点检查党规党纪执行情况;围绕夺取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重点检查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和整治群众身边腐败问题情况。
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纷纷结合学校实际工作,围绕本次理论学习的两个主题,交流了学习心得体会。
党委副书记、校长张欣欣谈到,学习《监察法》,首先要明确《监察法》是反腐败国家立法,是一部对国家监察工作起统领性和基础性作用的法律。制定《监察法》,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决策部署,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对于创新和完善国家监察制度,实现立法与改革相衔接,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反腐败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巡视巡察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举措,是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规划》明确了今后五年开展巡视巡察工作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和思路举措,体现了党中央、教育部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坚韧与执着,是今后五年高校深化巡视巡察工作的“路线图”、“任务书”、“指向标”,是我们开展工作的基本遵循。
党委副书记权良柱说,通过集中学习、深入思考,对《监察法》的重大意义、监察委员会的性质地位、职能职责有了深层次的理解。《监察法》以国家法律的形式,把党对反腐败工作的统一领导固定下来,构建了党统一指挥、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为新时代推进反腐败工作提供了坚强法治保障。落实到工作中,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不断增强党员干部的“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提高党员干部遵纪守法的自觉性。每名党员干部都要认真落实“一岗双责”,严于律己、廉洁自律,进一步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站位,自觉承担“两个维护”的重大政治责任。
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戴井岗说,《监察法》的出台实现了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的监督,促进了国家公职人员依法履职、秉公用权,进一步增强了党和国家自我监督能力。目前我国已形成巡视、派驻、监察三个全覆盖的权力监督格局,监督体系更加健全,党对反腐败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更加坚强有力。巡视作为党内监督的战略性制度安排,是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实现自我净化的有效途径,将长期坚持并不断深化。学校要加强对《监察法》和巡视工作规划的学习宣传;要研究制定校内巡察工作方案;要更加重视巡视巡察整改,加强对巡视巡察整改成果的运用,推动学校全面从严治党工作向纵深发展。
党委副书记、副校长薛庆国说,《监察法》作为反腐败国家立法,它的制定出台将极大促进国家监察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如今在行政监察制度基础上创设独立于行政机关的监察机关,并赋予其监察权,极大适应了新时代的要求。深化政治巡视巡察,核心要义在于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巡视工作规划的出台,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巡视工作的高度重视,释放了全面从严治党一刻不停歇的强烈信号,对健全完善党内监督体系、推动巡视工作向纵深发展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学校各单位都应深入学习《监察法》和巡视工作规划,按照要求认真做好巡视巡察、反腐倡廉、选人用人等各项工作。
副校长王维才说,监察权是在党的领导下,由监察机关行使的一种特殊权力。在国家权力结构中设置监察机关,是从中国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出发加强对公权力监督的重大改革创新。巡视工作规划的出台,是推进巡视巡察工作常态化的重要保证,是今后五年做好巡视巡察工作的行动指南。结合工作实际,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严格落实“一岗双责”;二是要用理论指导工作实践,有力促进分管工作质量的提升。
副校长吴爱祥说,监察委员会代表党和国家依照《宪法》、《监察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对所有公职人员行使公权力进行监督,确保权力不被滥用、确保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是我们国家依法治国的又一次历史性飞跃。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对《监察法》和巡视工作规划的学习,在严于律己的同时更要积极引导广大师生提高政治站位和政治觉悟,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遵纪守法、依法办事。
副校长何民庆说,建立巡视巡察上下联动的监督网是完善党内监督体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抓手。党的十九大把巡视全覆盖要求写入党章,彰显了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坚定决心,体现了党内监督无禁区的鲜明立场。《监察法》明确“各级监察委员会是行使国家监察职能的专责机关”,与党章关于“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是党内监督专责机关”相呼应。依法赋予监察委员会职责权限和调查手段,用留置取代“两规”措施,是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惩治腐败的重要体现,是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重要举措。
副校长臧勇说,作为反腐败国家立法,《监察法》的颁布意味着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成果进一步固化为法律制度,是反腐败工作法治化的重要里程碑。学习贯彻巡视工作规划,做好教育巡视工作,必须发挥巡视标本兼治的战略作用,强化巡视整改、运用好巡视成果,努力做好巡视“后半篇文章”。要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知晓度和获得感,在校内营造积极参与和支持巡视巡察工作的浓厚氛围,不断增强广大党员干部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
副校长吕昭平说,党的十九大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判断。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党的领导体现在《监察法》的立法全过程,同时《监察法》的实施也必然体现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巡视巡察全覆盖既是全面政治体检,也是对全体师生党员深刻的党性教育和思想洗礼。要按照《规划》要求,认真学习新观点新举措,忠诚履行职责,恪守党性原则,以实际行动践行“四个意识”,为全面从严治党做出积极贡献。
党委书记武贵龙在总结讲话中谈到,依宪制定《监察法》,顺应了新时代法治要求,为反腐败工作开创新局面提供了重要政治和法治保障,体现了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有机统一,彰显了党统一领导下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的
信心和决心。他强调,学习贯彻《监察法》和巡视工作规划,关键是要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巡视工作思想,准确把握中央新精神新部署新要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牢记“五个必须”,体现“四个服务”,确保学校始终成为自觉承担“两个维护”重大政治责任的坚强阵地。要通过建立健全各项制度,落实巡视巡察常态化、全覆盖任务,以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为重点,带动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工作纪律、生活纪律全面严起来,引导党员干部和全校师生时时处处都能自觉遵纪守法,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良好育人环境。
结合本次理论学习主题,武贵龙书记再次强调,一要充分认识 《监察法》颁布和巡视工作作为党和国家自我监督“战略性制度安排”的重大意义,通过宣讲宣传、理论学习等方式组织二级党委理论中心组和各级党组织深入学习《监察法》和巡视工作规划内容,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二要坚持认真学、系统学、深入学,联系实际学,深入领会精神内涵,充分认识到监察和巡视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将“两个维护”、“六个围绕”铭记于心并落实到实际工作和行动中。三要强化责任,做到压力传导层层压实不递减;广大党员干部要多出主意多想办法,汇聚集体智慧为监察和巡视工作做贡献。四要严格落实巡视巡察常态化、全覆盖任务,建立健全校内巡察体制机制,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营造良好政治生态。
(摄影:高 龑)
(责编:邢华超)